桂花庙,在杏山村村口,原依山而建。当新近的一条水泥路经过它时,把它的二进院落及院落里的两枝老桂都碾到了水泥之下。桂花庙的后进,原来靠着一座小山,如今水泥路就擦着山体,转弯向北去了。现在的山上,还有一些庙宇建筑的痕迹,但不明显。
庙之屋柱有几幅对联。其一是“鹦山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,龙市凤回万壑松涛连海气”;其二是“权司下界方隅永奠荷神庥,德备中央灵庙有凭叨福庇”;其三是“圭臬文宗戚扬武兹幸得供奉俎豆馨,狮冈云影湖晴波有这般山高表彰英豪风德”。落款得知,桂花庙于民国二十三年重修。
在1866年(清同治年间)的县境图上,有桂花庙的标识。兰风之乡,所标庙宇不多,仅断塘庙和桂花庙而已,想毕当时,桂花庙也是个十分知名的庙宇。桂花庙原有前、后两进殿堂,前称前大殿,后称后大殿。前供大王菩萨和大王夫人,后供文武两帝——文者文昌帝,后者关帝。至民国二十二年,为新塑的大王菩萨开光点烛之时,致大火,前殿被焚,后于民国二十三年由杏山陈氏族人义捐重修。
《东山志》有“鹦山土谷祠”者,和桂花庙有极相似处,不知是否为同一建筑:鹦山土谷祠,陈氏香火庙也,庭植双桂数百年,老干尚能发花。兰鹦十景所谓祠庭双桂即此,花一赤一白,唐渔石诗曰“不贪还诚金银色,杂色难分花芷风”(《东山志》卷四)。这样看来,现今的桂花庙就是往昔的陈氏宗庙,因庙中有两株老桂,后讹传成“桂花庙”。